凯发国际,凯发国际登录,凯发国际官网,凯发国际娱乐,凯发国际注册,凯发娱乐K8,尊龙凯时
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与去年直达资金全部为增量资金不同,今年主要为存量资金,通过改革调整资金分配利益格局,把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整体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达2.8万亿元,目前已下达2.6万亿元。下一步,一要突出直达资金使用重点。二要督促地方做好剩余直达资金下达和使用,保障相关政策及时落地生效。三要严格直达资金监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草案强化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管理保护,细化土地征收程序,明确保障农民合理宅基地需求,细化土地督察制度。[详细内容]
总理4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实施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说,去年面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们实施规模性纾困政策,没有按过去惯例把财政资金逐一分到各个部门,而是采取直达机制,把中央财政下达的1.7万亿元“救命钱”,直接下达到基层,最快7天抵达,以此支撑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实践证明,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对市县基层实施减税降费发挥了‘雪中送炭’作用,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重要支撑,受到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总理说。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总理在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强化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管理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两天前,赴四川广元考察粮食生产等情况。他在田头与农民细算账,了解种粮收益与打工收入各占多大比例等。
“村民们说,虽然打工收入已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种粮收入仍然占到一定比例。他们把有限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精耕细作,打工不忘种田。”总理在会上提及此事时说,“条例实施后,要确保耕地保护红线牢牢守住。”
部署进一步实施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惠企利民作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两件大事。会上,总理作出了哪些部署?中国政府网为你梳理——
会议指出,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去年中央财政下达直达资金1.7万亿元,对市县基层实施减税降费发挥了“雪中送炭”作用,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重要支撑。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将直达机制常态化,与去年直达资金全部为增量资金不同,今年主要为存量资金,通过改革调整资金分配利益格局,把中央财政民生补助各项资金整体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达2.8万亿元。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直达资金2.6万亿元,其中超过2.2万亿元已下达到资金使用单位。
(1)突出直达资金使用重点。着眼促进经济稳中加固,将直达资金作为冲抵部分阶段性政策“退坡”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继续主要用于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让资金流向群众希望、企业期盼的方向和领域以及基层保工资保运转,集中更多财力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的投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
(2)督促地方做好剩余直达资金下达和使用,保障相关政策及时落地生效。引导地方在中央直达资金基础上,因地制宜扩大地方财政资金直达范围。省级政府要继续当“过路财神”、不当“甩手掌柜”,把更多财力下沉,增强基层抓政策落实的能力。
(3)严格直达资金监管。财政、审计及相关部门都要加强监督,动态跟踪地方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对相关地方和责任人要视情通报约谈,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彻查一起、严肃追责问责,确保直达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发挥惠企利民实效。
草案强化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管理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在严格控制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草案细化土地征收程序,设立征收土地预公告制度,规范征收补偿,规定有关费用未足额到位的不得批准征收土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草案明确保障农民合理宅基地需求,规范宅基地管理,强调保障农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权益。
草案还细化土地督察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措施,建立动态巡查等机制,并加大对破坏耕地、非法占地、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增加了对耕地“非粮化”的处罚规定。
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自去年实施以来备受社会关注。今年将直达机制常态化,而且资金增至2.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
4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直达资金2.6万亿元,其中超过2.2万亿元已下达到资金使用单位。
专家表示,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建立,极大缩短了资金流转链条,降低了浪费、截留、挪用风险,有助于实现监管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和科学评价。
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实施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以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惠企利民作用。
“要让资金实实在在落到基层,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到成效。”在扩大直达资金范围和金额的同时,对直达资金的管理和监管不容忽视。
突出直达资金使用重点;督促地方做好剩余直达资金下达和使用,保障相关政策及时落地生效;严格直达资金监管。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草案强化了土地管理法的可操作性,有利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如果耕地保护的基础打不牢,14亿人饭碗就端不牢。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对强化基层普法、执法、用法,强化耕地保护,是一场及时雨,也是一场及时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已覆盖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所有省份的所有县级财政,系统功能包括动态监控、建立实名台账、实时预警及开展大数据分析等。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情况看,2021年常态化直达机制执行情况良好,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已下达2.579万亿元,下达比例达92.1%。省级财政已分配下达2.362万亿元,达到中央财政下达的91.6%。预算指标下达后,实际支出超1万亿元。
一是加快资金下达落实。二是严格直达资金监管。三是强化资金监测调度。四是加强对地方督促指导。
今年直达资金规模有较大幅度增加,由去年的1.7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同时,聚焦基层“三保”和惠企利民,直达范围已基本覆盖了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并包括用于保障基层财力的两项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部分对企业的补贴资金。